装修这事儿,最让人头疼的不是选风格挑颜色,而是那些藏在墙里、埋在地下的“隐形坑”。就说卫生间吧,巴掌大的地儿,稍不留神就能踩中七八个雷,住进去才发现“这哪是方便的地儿,简直是闹心的地儿”。
先说管道。
我家楼上邻居装修时图省事,下水管直接露着没包,结果晚上冲个马桶,水声大得跟在我家头顶敲鼓似的。
后来才知道,包管道得先裹层隔音棉,要不楼上一冲水,你躺床上听得明明白白,主卫尤其遭罪,想睡个安稳觉都难。
再看防水。
这玩意儿真是“少了漏,多了掉”。
我表姐家卫生间没做挡水坝,门口两侧也没刷防水,结果用了半年,隔壁卧室的墙皮开始鼓包发霉,衣柜角都泛潮了。
后来找师傅一看,好家伙,水全从门口缝儿里渗过去了。
记住了,淋浴区墙面至少刷1.8米,其他墙0.4米就行,但门口一定要做挡水坝,两侧墙面也得刷到位,背面要是有衣柜,更得加层防水。
浴室柜的排水方式最容易被忽视。
好多人图省事选地排水,结果下水管像条小尾巴露在柜子底下,既占地方又藏灰,拖个地都得弯着腰擦管子后面。
我朋友家换了墙排水,柜子底下全空出来,放个脏衣篮、囤点洗衣液,空间一下大了不少。
插座的安全更是马虎不得。
我家以前卫生间插座没装防溅盒,洗澡时水汽大,插头老是湿漉漉的,有回差点漏电。
现在才明白,不管是热水器还是吹风机插座,都得加防溅盒,毕竟水汽无孔不入,安全可不能打折扣。
毛巾架的位置也有讲究。
有人图方便装在马桶上方,可你知道吗?
冲水时细菌跟着水花乱溅,毛巾挂那儿等于天天“泡细菌浴”。
我现在把毛巾架挪到洗手池旁边,擦手拿取都方便,关键卫生多了。
热水器安装顺序很重要。
我家当初先装了吊顶,结果电热水器只能挂在外面,占地方还显压抑。
后来才知道,应该先把热水器装进去,再做吊顶和浴霸,这样藏一半在吊顶里,空间看着舒服多了,操作也不耽误。
马桶选不对,反味能愁死你。
我亲戚家卫生间老有股怪味儿,查了半天地漏没问题,最后发现是马桶的事儿——直冲式马桶冲力大但存水少,容易反味。
换成虹吸式后,水封深了,味儿明显小了,冲得还干净。
最后说阀门。
别觉得装个总阀就行,三角阀也得备上。
我家上次水龙头软管爆了,要不是有三角阀能单独关掉,整个卫生间都得泡水。
这东西平时看不见,关键时候能救命。
装修卫生间就像搭积木,每块都得摆对位置。
这些坑我见身边十个人有八个踩过,与其住进去后悔,不如提前多留个心眼儿。
毕竟,卫生间是每天用最多次的地儿,舒服了,日子才顺溜不是?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